
接觸飛鏢運動以來,一直都是透過自學和亦師亦兄亦友的鄭哥彼此切磋交流,突破一次次的成績起落,我不斷地專研飛鏢投擲的動作與技術,透過網路發達的幫助,閱讀過很多文章和比賽影片,我將會持續地和大家交流我對飛鏢運動的心得!此篇文章的作者是奧地利的一個鏢手,他建立的飛鏢網站The Dart Thrower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飛鏢網站。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拋擲飛鏢後面物理學的介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飛鏢的飛行軌跡,它是一條抛物線,就像一塊拋出的石頭或一顆射出的步槍子彈所循的路線一樣。
抛物線的曲率可大可小,意味著飛鏢飛行的高低,這取決於飛鏢投擲的力度。一次完美的投擲應該使飛鏢在加速時恰好沿抛物線,並且保證在飛鏢脫手後仍沿著原來的路線。
為什麼必須使飛鏢沿一定的曲線運動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看一下做投擲動作的手臂機械原理,我們把它簡化成有兩個鉸鏈連接、一端固定的“三連杆機構”。
如上圖,兩個鉸鏈分別為肘部和手腕,一端固定點為肩膀,而三連杆為上臂、前臂和手掌。
這是一種很巧妙的簡化假設:它使我們很容易就能畫出連杆在某一範圍內運動時的每一條可能的曲線,雖然手的運動範圍很小,抛物線仍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簡化。
上圖已經示出了飛行的飛鏢的‘目標’位置,以下的動畫則描述了在一次成功的投擲中連杆和鉸鏈是怎樣運動以保持飛鏢的抛物線軌跡。
運用三連杆系統類比一次正確的飛鏢投擲的動畫歷程
飛鏢投擲動作的對與錯
在繼續下面的討論前,你最好先仔細研究一下上面的動畫。首先仔細觀察每一個元素的運動情況,再將各元素連起來看它們之間是怎樣相互作用使飛鏢沿著既定曲線飛行。
關於鉸鏈和連杆
肩膀:你必須保持肩部不動,也就是在投擲過程中,只有你的手臂是動的,身體的其他部分都應保持一定的姿勢不動。
肘部:在投擲動作的前期即手臂後甩時肘部應基本保持不動,在手臂前揮飛鏢加速過程的某一點,肘部才順勢上揚。 你也許會聽到這樣的建議:‘飛鏢投擲時肘部千萬不要動’,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再來看一次動畫:如果保持肘不動,你將不得不提前釋放飛鏢,也就是飛鏢沿抛物線的引導過程過短。這就像手槍和步槍在精度方面的差異:步槍的較長的槍筒使它的準星提高。所以,飛鏢的引導路線越長,準確率就越高,為了使飛鏢沿我們需要的路線前進,我們必須在投擲動作的後期提起我們的肘部。
還要注意的是手在脫鏢後應繼續沿著原來的路線,這使釋放過程變得簡單,我們不需要尋找非常精確的釋放點,只要在某一段任何一點讓飛鏢脫手都能保正飛鏢的飛行路線。
手腕: 手腕的動作是經常引起爭論的話題。在動畫中也不是很強調,也許你覺得它不是很有必要。而事實上,很多職業選手使用甩腕的動作來增加速度。
由三連杆機構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甩鞭子的動作。如果你使用腕力,鞭子的一端將跑得更快,因而其他的部分就可以少用力,從而提高準確性。但是甩腕也容易出現失誤:因為多了一樣東西需要控制,也就多了一個失誤的來源。雖然很多專家和職業選手使用甩腕,我還是不推薦初學者用它。
投擲過程
瞄準: 即讓你的眼睛、飛鏢、目標點對成一線。你必須非常專注地瞄準著目標!很多投擲者很自然地就會去瞄準,但也有的新手從開始就不這樣做。一定要瞄準,這是保證成功一擲的第一步。
後拉: 在這個步驟,必須注意到不要移動得太快。許多初學者害怕後拉的動作會失去準星,但要得到很好的控制只要多多練習就可以。只有極少的成功者省略後移,所以對我們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必須學會這一步。 後拉的距離多遠依個人而定,但一般說來越遠越好。常見的錯誤是因為控制困難而後拉得不夠充分,從而達不到足夠的加速度和精度。多多練習,以勤補拙。
加速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你想像的那樣難。不要太快更不要太用力,儘量自然圓滑地運動,沿著一定的抛物線方向。記得適當地提肘。如果你採用甩腕動作,也要遵循原來的曲線方向,直到飛鏢脫手。
釋放: 如上所述,只要用正確的方法投擲,這一步只是前面幾步的自然延伸,不會有大問題。如果覺得釋放點掌握不好,那麼很有可能是有前述的技術錯誤(沒有移動肘部或者沒有進行下面說到的隨勢動作)。
隨勢動作(Follow-through):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在投出鏢之後,手應繼續沿著原來瞄準目標的方向。典型的錯誤就是釋放飛鏢後手臂馬上垂下。
瞄準的目標
一定要記住的是:讓飛鏢沿抛物線軌跡飛行。用幾何學語言來說就是,在抛物線上的每一個位置,都要讓你的飛鏢沿著抛物線的切線方向。 你不必把你的投擲過程錄下來,再在顯示器上畫出一條完美的曲線以説明你取得好成績。你不必那麼麻煩,這完全是一種自然的本性,你可以自然而然地在實踐中進步(我們用石頭殺死野獸茹毛飲血的祖先給了我們這項寶貴的遺傳)。請注意:飛鏢在瞄準目標時應略抬起;抬起的角度在後移時要增大,在前移時要減小;當鏢脫手時幾乎是水平方向,但仍有一個很小的向上的角度。在任何時候,飛鏢鏢尖朝下是絕對錯誤的。